路旁的银杏几年后叶片出现焦边;隔离带里的绿篱过冬后不再复绿;大风天行道树越来越易折断。当园林树木出现问题,养护人员往往会从修剪、防寒或品种适应性方面找原因,而树木所扎根的土壤,却常常被忽略。
不可否认的是,绿化土壤正在变得贫瘠:一方面,建筑垃圾在土壤中留存,渣土、管道、建筑垃圾上种植的植物,根系生长环境遭破坏;另一方面,城市公园等存在大量人群踩压的情况,降低了土壤孔隙度,融雪剂等的喷洒则破坏了土壤酸碱值。
2018年一项调查显示,约70%的绿化土壤质量不达标(行业标准CJ/T340-2016),情况非常不乐观。
更不乐观的是,从防火安全和美观角度考虑,本来能给土壤养分“回回血”的枯枝落叶,也被清扫、回收。改善生态的树木反而变成了土壤“抽水机”、“抽肥机”。
好在,近年启动的项目对土壤的重视度有所提升。比如,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绿化建设开始前,检测土壤各项指标含量,土壤单项指标不合格就不予使用的“一票否决权”。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关注土壤问题。
如何改良土壤品质?除了加强监管,更有效的手段是科学维护。
北京园科院土壤专家建议:缺什么补什么,效果最好。可以通过有机肥、混合肥、速效肥等的施用,因地制宜地采取撒施、穴施、拌施等施肥方式,使其肥力指标达标。其中,化肥施用需按一定比例,防止肥力过旺而“烧苗”。而有机肥的施用则不怕多,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