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788-0999
当前位置:首页 > 苗木资讯 > 栽培养护

菊黄季节共话菊技

大美苗圃1970-01-01点击0

 

9月26日至29日,2013国际菊花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荷兰、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的国内外菊花专家从菊花品种资源收集与品种分类、基础生物学研究、栽培技术、育种研究以及花文化与产业化推广等五大方面做了近40场精彩报告。本版特选取刊发目前国内菊花前沿栽培技术,以飨读者。

北京小菊夏花品种花期调控技术

每到秋季,传统小菊以其亮丽的颜色、丰富的花型扮靓着城市的大街小巷,深受人们喜爱。但对生产者而言,每年三四月份采芽扦插,5月上盆定植,7月中旬最后一次摘心,九十月份进入观赏期,从开始生产到开花需要近一年时间,生长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北京东北旺苗圃经过几年摸索和试验,利用北京小菊夏花品种对光周期不敏感的特点,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栽培处理,可使其在秋季开花进入观赏期,大大缩短了生长周期,降低了管理成本,该苗圃的陈秀海介绍了相关技术。
  与传统小菊相比,北京小菊夏花品种除有自然花期集中在8月前后,抗热性、抗涝性较强,抗旱、抗土壤贫瘠等显著特点外,其最大的特点是对光周期不敏感,通过日常栽培管理对花期可控,摘心是控制其花期的有效措施。夏季,小菊夏花品种最早可在6月开花,3月初至4月初在温室大棚中采芽扦插,于4月初至5月初上盆或下地定植,在4月中旬进行最后一次摘心处理,可于6月中下旬开花。
  2010年至今,北京东北旺苗圃根据市场需求,大胆地将北京小菊夏花品种应用于“十一”栽培,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成功地将花期从6月拓展至9月中下旬至10月,并总结出较为成熟的栽培技术: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采芽扦插,在6月底至7月初上盆定植,于7月底至8月初进行最后一次摘心处理,可在9月中下旬开花并达到观赏效果。从应用角度来讲,与传统小菊相比,北京小菊夏花品种从开始生产到开花上市,生长周期缩短近3个月,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从人工费用角度分析,养3万成品小菊,需要3至4名工人,按每人每天60元计算,可节约人工费近1.62万元。北京东北旺苗圃根据市场需要,采用这项技术成功培育出4批小菊成品花卉,在大量节约管理成本的同时,还为秋季的北京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天津地区菊花育种与栽培技术

天津近些年在菊花育种与栽培技术改进方面做了许多专门研究,来自天津市水上公园的叶家良在会上介绍了天津市近年来在菊花育种和栽培方面的研究成果。
  叶家良在报告中指出,近些年,全国各地均不断从国外引进品种,由于引进品种非常方便,因此对培育菊花新品种的研究停止了,使保留多年的传统品种逐渐被淘汰,出现了传统品种与引进品种比例不均衡的现象。而引进品种花型少,花色不如传统菊花品种丰富,由此影响传统赏菊效果,使得专门展览菊文化的趣味降低,在宣传菊文化时可提供的实物逐渐减少,像传统名菊如‘珠落玉盘’、‘雪罩红梅’等几乎难以看到。另外,国内不同风格的大型菊展不断举办,需要相当数量的菊花新品种,以提高菊花展览的观赏水平。由于以上诸多原因,因此天津市把对新品种的培育与栽培技术的改进作为工作重点。
  天津市的菊花育种最初采用最传统的自然杂交方式,后由于现代对新品种的要求与新品种的发展,逐渐由自由杂交转向定向育种。定向育种之前,关键要考虑好如何选出理想亲本,对理想亲本的要求有以下几方面:花期授粉结种时的气温要接近其生长适温;花期要求长,亲本正常花期要求达30天以上;花型要求最佳状态维持时间长;叶片要求一直到盛花期都保持平展状态;舌状花瓣要求整齐,不能太杂。对于筒状花而言,从观赏角度看,大多保留菊花品种要求花开丰满,但筒状花不明显,这为授粉结种带来难度。为操作方便,定向育种采取专门培育一批一本多头菊花的方法,使舌状花减少,筒状花突出,便于操作,顺利进行授粉。
  种子采收后,对实生苗进行适度粗放管理,进行多头菊栽培,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宜保留的品种。在日常菊花栽培管理上,由于栽培量大,栽培方式越来越复杂,主要运用“缩短栽培期”、“软材扦插”、“定植浅栽”等栽培方法,软材要选择最顶尖最鲜嫩的部位,扦插保持第一个叶节不倒伏即可,扦插过多、栽植过深都会导致角芽过早出现,使新生个体过多,主枝生长势减弱,植株过早老化。在日常养护过程中,需要着重把握住菊花返根期的填肥。高温过后,接近表土位置的须根明显发达,这个时期应及时填肥,促进花芽分化,保证下部叶片不过早老化,保持观赏态。在冷凉季节,需要控制水温与当时气温相同。

武汉地区艺菊制作和栽培技术

艺菊是以菊花、山石、枯树桩等为素材,运用树桩盆景造型艺术和技法,将菊株用育苗、嫁接、绑扎、摘心、修剪、整枝、抹芽、提根等技法,并经特殊的养护管理培养而成。艺菊一般分为原本艺菊、接本艺菊、附干艺菊、水旱艺菊、附石艺菊、丛林艺菊六大类。来自武汉中山公园的花艺师辛高炉介绍了武汉地区艺菊的制作和栽培技术。
  原本艺菊的制作和栽培主要是选种问题,要选择花朵小、节间密、叶型小等特征的品种,接下来的分株在武汉地区要在4月至5月上旬进行,此时的植株在30厘米以上,地栽或者盆栽均可以。分株成活后即可绑扎造型,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进行。摘心时间从5月初一直到9月。在武汉地区,9月1日至9月10日对原本艺菊进行最后一次摘心。10月上旬,小菊花蕾开始现色,此时可将地栽或盆栽的原本造型小菊上盆。栽培形式可单株、二株、多株合栽,可做成水旱艺菊盆景、附石艺菊盆景、丛林艺菊盆景等。
  接本艺菊的制作和栽培主要是选砧木问题,武汉地区一般选择青蒿做砧木,因其寿命相对其他蒿类较长。青蒿的培养要选择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温室中栽培出来的青蒿因枝太细不宜选用。接下来的嫁接应根据青蒿的长势,时间选择清晨或傍晚,嫁接后必须套袋,并在10天至15天后及时取下套袋,否则时间长了接穗易发黄。成活后即可进行第一次摘心,以后根据枝条的长势或造型要求应不断摘心,促其多分枝,长出理想的云片状。枝条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用铝丝或铜丝绑扎主干和侧枝并进行弯曲,扎出理想的效果。9月10日进行最后一次摘心。摘心过早,花枝不宜长长;摘心过迟,则会影响开花。
  附干艺菊关键在于选干。要求树干粗壮、姿态优美,最好带有枯枝。5月以后,当青蒿长到一定高度时便开始上桩。当侧枝长度近似于构图要求时,便可开始嫁接。武汉地区5月至6月可由下至上进行嫁接。随着菊花抽生新枝,营造“树冠”。
  水旱艺菊、附石艺菊、丛林艺菊这三种类型的艺菊创作除栽培技术外,很大程度上依靠创作者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辛高炉建议,在创作之前,制作者可以通过听音乐(尤其是中国古典音乐)、欣赏中国山水画、阅读诗歌来提升作品的韵律和诗情画意。

京味盆景小菊品种评价指标量化体系

北京园林学校高级讲师陈秀中做了题为“京味盆景小菊优良品种评价指标量化体系初探”的演讲报告,对京味盆景小菊优良品种评价指标量化体系进行了详细介绍。
  报告中指出,针对京味小菊老桩盆景在造型、观赏、种植养护等方面对品种特性的具体要求,制定了5项一级评价指标和13项二级具体评价指标,并对其进行量化,采用分项、分等级打分再计算其总分的方法,对北京小菊老桩盆景的品种性状进行量化评价。
  5项一级评价指标分别为花部形态、主干造型、枝叶形态、根盘造型、生长势及抗性。其中,花部形态划分二级指标为花序直径小、花心大、花型好、色彩淡雅、着花数量多;主干造型划分二级指标为主干粗、枝干柔韧度强、主干存活率高;枝叶形态划分二级指标为叶型小巧、节间短、花柄短;根盘造型划分二级指标为根盘发达;生长势及抗性划分二级指标为生长势好。
  陈秀中介绍说,具体的量化评价指标能使筛选更为准确、科学与合理。在其主持的“京味小菊老桩盆景研究”科研课题中,先是依据未经量化的“小菊盆景优良品种评价指标”初步筛选出有价值的盆景菊品种70余个,再连续两年对这些品种的生物学性状进行细致记录观察,依据量化指标体系,最终筛选出了评分在85分以上(优)的京味小菊老桩盆景优良品种15个。经该课题组最近两年的观察,其中有3个品种表现非常稳定而且出色。

京味盆景小菊
  本版内容由本报实习记者薛光卿提供

公司地址:

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三仙岭村易婆组645号

联系电话: 193-9788-0999

微信公众号

网站二维码

Copyright © 长沙市雨花区大美苗圃 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18429号-3

193-9788-0999
添加微信
qcod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