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种树干注射施药防病新技术
大美苗圃1970-01-01点击4
树干注射防治病虫害方法简便、节省农药,不污染环境,且不受环境条件和树木高度、危害部位等限制。但在使用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注射药物、正确的注药时机和注药量,是保证病虫害防治或缺素症矫治等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环节。
选好农药要根据防治对象和农药的传导特性综合考虑所用农药品种。一般要求选用内吸性强、易被树体吸收、并在树体内传导迅速而起到防治作用的农药。此外,防治林木虫害可选择药效期长的杀虫剂,如吡虫啉、久效磷等;防治果树病虫害,应选用残效期短、低毒或向花果输送少的塞嗪酮、多菌灵等农药。不能使用在果树上禁用的剧毒、高残留农药。一般水剂最佳,乳油次之。
适期用药一般从春季树液流动开始,至冬季树木进入休眠期前均可进行注射用药,其中以4~9月份用药效果最佳,但在夏、秋高温季节用药,要加倍稀释,以避免产生药害。另外要确定防治关键期。一般食叶害虫在其孵化初期注药,蚜、螨类等暴发性害虫在其大发生前注药,光肩星天牛等害虫在其幼虫初龄期(1~3龄)和成虫羽化明注药。果树在采果前40天内不得注药。
打孔部位、数量及深度一般可在树干下部距地面5~20厘米且打孔工具易操作的部位进行打孔。防治叶部或嫩枝部病虫,可在第一分枝处打孔;防治根部病虫可在近地面粗根部打孔。打孔数量应根据树木胸径大小确定。胸径10厘米以下的,每树打1孔;胸径l1~25厘米者,对面打2孔;胸径26~40厘米者,等分打3孔;胸径大于40厘米者,等分打4个孔以上。注药孔直径一般为0.5~0.8厘米,深度应根据果树大小和皮层的厚薄而定,一般为3~5厘米,其最适孔深度是针头注药孔位于二三年生木质部处,特别注意不可过浅,以防药液注入树皮下,达不到施药效果。
药液的配制要根据树木和病虫耐药性来决定合适的浓度。一般对林木病虫害防治可取15%~20%的浓度,对果树可取10%~15%的浓度。若产生药害,立即注入大量清水。若为酸性农药药害,可在注水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以加速农药分解。注射液的配制以软水为好,如河水、雨水、冷开水等。酸性物质不宜和碱性物质混合注入,配制好的溶液pH值应控制在4~7之间。如果溶液出现沉淀或杂质过多时,则应吸取上面的澄清液注入,有悬浮体或絮状物的溶液不能注射到树干内。药液要随配随用,不可长时间放置,以防药效降低。
注射剂量一般幼龄树或病虫害发生初期注射原液1~2毫升,成年大树或病虫害危害程度较大时,可增加注药量,以每株3~5毫升原液为宜。防治果树缺素症,用药量要加大。如防治苹果缺铁黄叶病时,每株需注射10%的硫酸亚铁溶液15~25毫升;防治果树缺锌小叶病时,每株需注射硫酸锌液60毫升。